6月12日上午9点,作为首期“双创”教师教育能力提升专项研修系列课程的第六讲,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张昊老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团队建设”的讲座。
首先,张昊老师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建设的实际发展需要,重点介绍了我校机器人协会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成长历程和发展状况。
通过对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中学生参赛团队的典型案例分析,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团队建设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学生团队的运营模式、优化学生团队资源配置和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创建精英团队等。
张老师强调,在创新学生团队的运营模式方面,专业学科的实践与学生团队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与学生团队建设的双重性得到充分体现。我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学生团队建设的运行模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着力构建学生团队建设运作机制。
张老师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能纸上谈兵,学生团队提出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运作模式也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此,要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带动学生团队建设,着力突出学生团队建设运行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元素,适应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
张老师表示,在优化学生团队资源配置方面,学生团队建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教师资源匮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也无法学得有效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相关机构要精心筛选一批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专业技术扎实,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较强的老师作为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
同时,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需求为指导,熟悉创新创业者核心竞争力,适时融入创新和创业元素,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咨询服务、科技支持和问题辅导等方面的协助,帮助创新创业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创建精英团队方面,张老师强调,我国高校应当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生团队建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并在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资源调整,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需求。
一方面,高校根据不同的创业类型,创设创新创业教育园,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的交流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建设与外校职能部门、企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班,为大学生提供系统深入的教育教学培训知识。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机器人协会学生团队历年取得的成果及毕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情况,并与参训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积极探讨了关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双创”学生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