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推动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创业教师团队能力提升,全面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2020首期线上“双创”教师教育能力提升专项研修。
本次线上培训为期4天,主要面向我校承担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学生大创项目的青年教师,来自我校24个学院及单位的7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6月9日上午9点,教发中心主任王丽珍在“云开班”上致辞,王主任表示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培训选择在线上开设,希望参训教师利用好这次机会,勤思考、多研讨,领悟培训课程内涵及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各自学院的专业学科特色,紧密围绕山西省和大同市产业与地方文化,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为学校实现“三步走”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云开班”仪式结束后,第一讲是由我校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乔栋带来的题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AI+同大创客中心为例”的主题讲座。
乔院长以“什么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开篇,首先介绍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基本情况,从“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乔院长指出,政策是保障,政策是创新创业的风向标。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及政府职能机构相继出台了关于“双创”的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及学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出、产品” 。202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加强市场运作、要推动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双赢、要构建企业创新链协同体系。乔院长以“机器人行业发展”为例,解读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强调要培养机器人应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学”是大学为满足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乔院长从科技发展新趋势看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强调五方面内容:批判性思维是基础;学习能力是关键;知识迁移和构建能力是重点;全球胜任力时价值观体现;坚持青少年教育的可持续性。
乔院长指出,科研是广泛的,立足自身,凝练适合的研发方向,量身打造科研团队。他重点介绍了我校AI+同大创客中心,平台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和就业。主要任务是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争做能源尖兵;科技创新改变未来,建设美丽新大同。机构内部现在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土木模型以及电子设计这五大领域有了深刻研究。
“学以致用,成果落地要接地气,要符合当地需求。”乔院长重点绍了“黄花菜采摘机器人”、“消杀防疫机器人”、“光伏电厂电池板清洗机器人”和“飞天神女舞蹈机器人”四款紧密结合大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创”成果。
最后,乔院长指出,我校双创工作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科研,以赛保就业”的目标,并分享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成功案例,同时展示了由他的创客中心团队研发制作的水下潜拍机器人。
教师发展中心
2020.6.9